套拳行工要領(三綱二十目)
套拳行工要領(三綱二十目)(註1)
體態-心有令神有覺的身形姿勢
1.恆常身法:全身鬆靜,提起精神。
2.操作項目:
(1)虛靈頂勁(2)沉肩墜肘(3)含胸拔背(4)鬆腰疊胯
(5)尾閭中正(6)開襠曲膝(7)呼吸自然(8)氣沉丹田
1.恆常身法:全身鬆靜,提起精神。
2.操作項目:
(1)虛靈頂勁(2)沉肩墜肘(3)含胸拔背(4)鬆腰疊胯
(5)尾閭中正(6)開襠曲膝(7)呼吸自然(8)氣沉丹田
動態-以氣運身之下的肢體運動
1.動作練法:知覺運動,動中求靜。
2.操作項目:
(1)淨念凝神(2)以心行氣(3)氣行四肢(4)分清虛實
(5)手與肩平(6)胯與膝平(7)變換在腰(8)邁步如貓
1.動作練法:知覺運動,動中求靜。
2.操作項目:
(1)淨念凝神(2)以心行氣(3)氣行四肢(4)分清虛實
(5)手與肩平(6)胯與膝平(7)變換在腰(8)邁步如貓
功能-心呼身應發揮的動作成效
1.動作效應:全身通泰,運轉如意。
2.操作項目:
(1)上下相隨(2)內外相合(3)相連不斷(4)輕靈沉著
1.動作效應:全身通泰,運轉如意。
2.操作項目:
(1)上下相隨(2)內外相合(3)相連不斷(4)輕靈沉著
註1:參考 王子和 輯,〈正形氣的鍊己築基與盤架串拳〉,收錄在《涵化太極4》,頁13至16。
註2:筆者嘗試重新分類:
體態:
(1)虛靈頂勁(2)沉肩墜肘(3)含胸拔背(4)鬆腰疊胯
(5)尾閭中正(6)開襠曲膝(7)手與肩平(8)胯與膝平
(5)尾閭中正(6)開襠曲膝(7)手與肩平(8)胯與膝平
生命:
(1)呼吸自然(2)氣沉丹田(3)淨念凝神(4)以心行氣(內三合)(5)內外相合
運動:
(1)氣行四肢(以氣運身)(2)變換在腰(3)上下相隨(外三合)
(6)分清虛實(7)邁步如貓(8)相連不斷(9)輕靈沉著(緩而不慢)
小周天:吸氣氣貼背,呼氣沉丹田
大周天:以氣運身,氣行四肢
外三合:肩與胯合,肘與膝合,手與腳合
內三合:意(心?)、氣、神能互相協合
內外相合:神為主帥,心為令,氣為旗,腰為主宰,根在腳,發於腿,形於手指。
全身鬆淨:節節摘開,節節貫串 (掤勢)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