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極拳的襠胯法

 

太極拳的襠胯法


「根在腳。發於腿。主宰於腰。形於手指。由腳而腿而腰。總須完整一氣。向前向後。乃得機得勢。有不得機勢處。身便散亂。必至偏倚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。」是武禹襄(1812-1880)手寫拳譜的一段文字。它說明腰腿是練拳的重點,拳練不好的問題也在腰腿。要能使腰腿完整一氣,腰腿之間的襠與胯,是很重要的關鍵。(襠,古字「月當」,字典查無,暫以襠代之。)

指髖關節的股骨頭與髂臼銜接處,也就是銜接腰、腿的關節。胯要保持柔韌靈活,就必須折疊,姿態如同坐在吧檯高腳椅上,所以又稱疊胯、坐胯。不同的定步與重心,胯有不同的折疊應對;不同的活步步法,胯的角度也有很大的變化,特別是直上步的填胯、收胯,需要加強練習。

指經穴中雙腿沿足少陰腎經的陰谷、橫骨、會陰(海底)所形成拋物線的範圍;大約是膝腿的內側廣肌、縫匠肌、股薄肌部位。襠要如張弓的拋物線般柔韌靈活,身腿之勁才能完整一氣;因從俯視觀之,襠頂呈圓弧狀,所以也稱為圓襠。襠與胯相輔相成的操作應用中,落實全身鬆淨、步隨身換、以心行氣、以氣運身、氣到勁到、靈活轉換,是非常重要而困難的功課。

關於襠、胯,討論的文獻不多,這裡嘗試用比較白話、科學的文字整理,歡迎討論。


髖關節

胯法

說明

指髖關節的股骨頭與髂臼銜接處。

    (歐p.95)胯分三面:指前後左右。

疊胯

胯折疊並保持柔韌狀態。

  鬆腰疊胯

參見「鬆腰」、「疊胯」。

鬆胯

胯折疊時所保持的柔韌狀態。

胯平

疊胯時,兩胯與地面保持水平。

揉胯

鬆胯與胯平條件下的位移動作。

落胯

鬆胯與胯平條件下,胯朝地面方向的沉放足跟動作。

坐胯

鬆胯與胯平條件下,胯在回身方向的沉坐足跟動作。

填胯

鬆胯與胯平條件下,直上步時,胯在上步方向的填上動作。

收胯

鬆胯與胯平條件下,胯的收疊動作。

向後收胯

鬆胯與胯平條件下,直上步動作,填胯後提腳時,胯在提腳方向的向後收疊動作。

向裡收胯

鬆胯與胯平條件下,左右揉胯時,由胯左或胯右向裡收疊的動作。



襠法

 

古字「月當」,指經穴中雙腿沿足少陰腎經的陰谷、橫骨、會陰(海底)所形成拋物線的範圍;大約是膝腿的內側廣肌、縫匠肌、股薄肌部位。

襠門

左、右陰谷與會陰間的夾角。

襠頂

拋物線頂端,會陰(海底)穴的位置。

襠正

「胯平」則襠正

襠位

同「襠頂垂位」。襠頂(會陰)的鉛垂線,投影在地面的點。當身法合乎規範時,身體重心的鉛垂線投影,與襠位重疊。

圓襠

襠如張弓的拋物線般的柔韌狀態,使身腿之勁完整一氣;俯視觀之,襠頂仍呈圓弧狀。足跟微外開,雙腳呈掤勢,有助圓襠。(歐p.98)襠頂開合度小於90度稱為方襠,大於90度稱為圓襠,左右兩膝併攏者稱為夾襠。

小圓襠

平立步時的圓襠。

撐襠

弓步回坐或上步時,透過落胯沉身,使襠頂向膝蓋(內側)產生沉勢來維持圓襠,此時膝蓋與腳尖同方向。

沉襠

襠頂向前腳跟沉落。

  扣襠

參考「沉襠」。
  (歐p.92)向前直上步或左右側上步,襠頂都要向前腳跟沉叫扣襠。

合襠

發勁時,襠的作用。
  (歐p.92)丁八步,後腿把膝蓋向前扣叫蹬腿合襠。

偏襠

馬步樁,左右胯位保持等高,襠頂向左或向右偏移。

夾襠

襠夾則不圓,俯視觀之,夾襠時襠頂接近錐狀。夾襠不符合太極拳法。

  方襠

參考「夾襠」。  (歐)襠頂開合度小於90度。

漏襠

身腿之勁斷於胯而不連貫。

開襠

1.保持「圓襠」不「夾襠」。
2.許多人初學太極拳,因為經年累月腿肌群使用慣性,常有圓襠不足的問題,需先透過適當的撐襠功操將襠的夾角打開,稱為開襠。開襠過程須配合肌群柔韌強度循序漸進,以免拉傷。


太涵劍心 2021.6新冠病毒疫情期間整理於天母太涵居
髖關節圖片出處 https://twgreatdaily.com/SA6FSW8BMH2_cNUgmcxx.html (2021/6/16點閱)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師承

太極拳的三十七類型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