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極拳的十三種勢能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月 07, 2021 十三勢掤 捋 擠 按 採 挒 肘 靠進 退 顧 盼 定無極而太極,太極動分陰陽,屈伸開合虛實相生,八門五步十三勢能,三十七類型式,一百零八個式子,五行八卦四時佈焉,總歸一太極,太極返無極。參考蘇清標師兄說明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
太極拳的襠胯法 6月 16, 2021 太極拳的襠胯法 「根在腳。發於腿。主宰於腰。形於手指。由腳而腿而腰。總須完整一氣。向前向後。乃得機得勢。有不得機勢處。身便散亂。必至偏倚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。」是武禹襄(1812-1880)手寫拳譜的一段文字。它說明腰腿是練拳的重點,拳練不好的問題也在腰腿。要能使腰腿完整一氣,腰腿之間的襠與胯,是很重要的關鍵。(襠,古字「月當」,字典查無,暫以襠代之。) 胯 指髖關節的股骨頭與髂臼銜接處,也就是銜接腰、腿的關節。胯要保持柔韌靈活,就必須折疊,姿態如同坐在吧檯高腳椅上,所以又稱疊胯、坐胯。不同的定步與重心,胯有不同的折疊應對;不同的活步步法, 胯的角度也有很大的變化,特別是直上步的填胯、收胯,需要加強練習。 襠 指經穴中雙腿沿足少陰腎經的陰谷、橫骨、會陰(海底)所形成拋物線的範圍;大約是膝腿的內側廣肌、縫匠肌、股薄肌部位。 襠要如張弓的拋物線般柔韌靈活,身腿之勁才能完整一氣;因從俯視觀之,襠頂呈圓弧狀,所以也稱為圓襠。襠與胯相輔相成的操作應用中,落實全身鬆淨、步隨身換、以心行氣、以氣運身、氣到勁到、靈活轉換,是非常重要而困難的功課。 關於襠、胯,討論的文獻不多,這裡 嘗試用比較白話、科學的文字整理,歡迎討論。 髖關節 胯法 說明 胯 指髖關節的股骨頭與髂臼銜接處。 (歐p.95)胯分三面:指前後左右。 疊胯 胯折疊並保持柔韌狀態。 鬆腰疊胯 參見「鬆腰」、「疊胯」。 鬆胯 胯折疊時所保持的柔韌狀態。 胯平 疊胯時,兩胯與地面保持水平。 揉胯 鬆胯與胯平條件下的位移動作。 落胯 鬆胯與胯平條件下,胯朝地面方向的沉放足跟動作。 坐胯 鬆胯與胯平條件下,胯在回身方向的沉坐足跟動作。 填胯 鬆胯與胯平條件下,直上步時,胯在上步方向的填上動作。 收胯 鬆胯與胯平條件下,胯的收疊動作。 向後收胯 鬆胯與胯平條件下,直上步動作,填胯後提腳時,胯在提腳方向的向後收疊動作。 向裡收胯 鬆胯與胯平條件下,左右揉胯時,由胯左或胯右向裡收疊的動作。 襠 襠法 襠 古字「月當」,指經穴中雙腿沿足少陰腎經的陰谷、橫骨、會陰(海底)所形成拋物線的範圍;大約是膝腿的內側廣肌、縫匠肌、股薄肌部位。 襠門 左、右陰谷與會陰間的夾角。 襠頂 拋物線頂端,會陰(海底)穴的位置。 襠正 「胯平」 則襠正 。 襠位 同「襠頂垂位」。襠頂... 閱讀完整內容
師承 7月 15, 2020 有門派之分,無門戶之見,偕道同遊,楫藝為舟。 簡史 (明初 張三丰)...(清乾隆 王宗岳)...(蔣發)...陳長興 > 楊露禪 > (三子)楊鑑侯 > (三子)楊澄甫 > (幼徒) 呂殿臣 > 王子和 (傳臺灣) 師承 王子和 > 鄧時海 (數雲臺)、 歐業超 (士一堂、涵化小築)、張國璋(台大武場) > 耿建興 我於歐業超師(中央大學太極社)築基並習完拳架套路,經歐師推薦及張嚴仁師兄引介,拜師鄧時海修習拳、刀、劍、槍、推手;並經游添燈師兄引介,向張國璋師叔請益內勁。 稱謂 #前輩:一律稱太師,例如:呂太師殿臣、王太師子和... #長輩:師伯、老師、師叔,例如:張極漢師伯、鄧時海老師、歐業超師叔、張國璋師叔... #平輩:未拜師入門者互稱同門,已拜師入門者互稱師兄,例如:蘇清標師兄、徐運金師兄、李是男師兄... #晚輩:稱為同門 #弟子:經拜師入門後,始稱為弟子。例如:我經由歐業超師推薦,於鄧時海師處拜師入門。 # 引路師兄:實際帶領學習拳藝的主要師兄們,例如我的引路師兄:功操、套路:許怡仁師兄、郭芳璋師兄;擺拳架、老架刀:林靖師兄;劍:張萬田師兄 本門幾種說法 傳統楊式(氏)太極拳 楊家老架太極拳 楊家老架108式太極拳 楊太極武藝 露禪學派廣法一系 #露禪學派廣法一系:王太師所創詞,至少三涵義:1.不侷限於宗親;2.科學研究;3.推廣。可參考文章 太極武藝和露禪學派廣法一系 。 閱讀完整內容
太極拳的三十七類型式 7月 01, 2021 太極拳的三十七類型式 拳術的套路由式子組成,楊式太極拳依照十三種勢能,組構成三十七種人體示範動作的實拳實功,稱為三十七類型式(式子)。由這三十七種式子的單次或數次組構示例的套路,才算完整的楊式太極拳。各家計算套路的式子數量並不一致,但總歸必須包含這三十七類型式。 從拳史觀之,式子名稱大部分源自陳家溝的砲捶,而戚繼光(1528-1588)撰著《紀效新書》〈拳經捷要篇第十四〉其中許多式子名稱,與今天已經一致。該書並提及:「古今拳家。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...」,宋太祖指趙匡胤(927-976),或為託古,待考。 式子名稱大致分成兩類,一類模仿自然界事物與動作,如:攬雀尾、白鶴亮翅、手揮琵琶...;一類則描述拳法的動作勢能,如:提手上勢、摟膝拗步、扳攔捶...。歷代拳家未必識字,口傳心授的手抄本拳譜,在代代傳抄時,用字難免有些出入,以下的整理,盡可能兼顧歷史、拳勢、字義,讓式子的意義能更清楚呈現。 名稱 註解與討論 王子和釋名 0 無極平立 1.楊氏太極拳、楊式太極拳:「楊氏」指楊姓家族(last name),「楊式」則指楊氏風格(style)。所以我們統一用「楊式太極拳(Yang Style Tai-Chi-Quan)」。 2.無極平立、預備式:這是太極拳套路開始之前的準備動作。鄧時海的套路口令首尾有「進入平立觀無極」、「退出平立無極還原」,所以如果以「第零式 無極平立」、「結束式 無極還原」表示,在套路中能更完整呈現太極生化的性理思想。 3.平立:平立步。指雙腳平行站立,步寬一宮,重心在中間,立身中正,疊胯,膝內角微曲。 4.側跨步、前出跟並步:考諸視訊,楊式太極拳傳承中皆由側跨步開始,僅王子和為前出跟並步。 1 太極起勢 1.太極、太極拳:「太極」為哲學用語,「太極拳」為武術拳種。此處從眾使用「太極」。 2.式、勢:「太極起勢」指太極拳套路的勢能從這裡開始;「太極起勢式」則指太極拳套路的第一個式子是「太極起勢」。 3.式子名稱統一都不加「式」這個字。 此式原為套拳式子動作起首之式。內容由太極的性理轉化而來。前一部分舉示無極一氣混元之無,後一部分舉示太極陰陽動靜之有;用以指明太極拳一切動作由無而有極其屈伸開闔的型範及方法。 2 攬雀尾 1.攬:摟、捆、... 閱讀完整內容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