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極拳的呼吸

太極拳的呼吸


 一、太極拳相關原始文獻對於「氣」的描述

 

沒有人會否認,太極拳是氣功中最好的動功之一,原始的太極拳文獻對於「氣」,有相當多的描述,本文首先整理王宗岳、武禹襄和李亦畬的文獻資料如下:

(一)「虛靈頂勁,氣沉丹田」(王宗岳《太極拳論》)

(二)「氣遍身軀不少癡」(王宗岳《十三勢行工歌訣》)

(三)「腹內鬆淨氣騰然」(王宗岳《十三勢行工歌訣》)

(四)「以心行氣,務令沉著,乃能收斂入骨;以氣運身,務令順遂,乃能便   利從心。」(武禹襄《十三勢行工心解》)

(五)「能呼吸,然後能靈活」(武禹襄《十三勢行工心解》)

(六)「氣以直養而無害,勁以曲蓄而有餘」(武禹襄《十三勢行工心解》)

(七)「心為令,氣為旗,腰為纛」(武禹襄《十三勢行工心解》)

(八)「氣貼背,斂入脊骨」(武禹襄《十三勢行工心解》)

(九)「全身意在精神,不在氣,在氣則滯」(武禹襄《十三勢行工心解》)

(十)「有氣者無力,養氣者純剛,氣若車輪,腰如車軸。」(武禹襄《十三勢行工心解》)

(十一)「氣宜鼓盪,神宜內斂」(武禹襄《十三勢行工心解》)

(十二)「意氣須換得靈,乃有圓活之趣」(武禹襄《十三勢行工心解》)

(十三)「三曰氣斂。氣勢散漫,便無含蓄,易散亂,務使氣斂入脊骨,呼吸   通靈,周身罔間。吸為合為蓄,呼為開為發。蓋吸則自然提得起,亦奪   得人起,呼則自然沉得下、亦放得人出。此是以意運氣,非以力使氣也。」(李亦畬《五字訣》)

(十四)「力從人借,氣由脊發,胡能氣由脊發,氣向下沉,由兩肩收於脊骨,注於腰間,此氣之由上而下也,謂之合。由腰形於脊骨、布於兩膊,施於手指,此氣之由下而上也,謂之開。合便是收,開即放,懂得開合,便知陰陽……(李亦畬《五字訣》)

 

二、「气」、「氣」、「

 

從以上的整理,我們可以發現,即使是在太極拳的領域裡,「氣」就已經是個歧義性相當大的字。事實上,自古在中國,「氣」這個字不但意義紛歧,寫法也有許多不同,如「汽」、「氣」、「(音同氣)」等,不同的寫法,代表著不同的涵義:「汽」是甲骨文最初的演變,屬於象形文字,指的是山上有霧,所以說「山嵐,气也」,因此「汽」是山氣、霧氣,我們引申為「天地宇宙之氣」。「氣」是指谷水之氣,硬的是谷,軟的是水。谷水之氣引申為「營衛之氣」,營者營運,衛者保護、修補,放在人的身體上來看,就是中醫所重視的生物能。「氣」產生於腎,運行於經絡,而至人體內各肺臟器官,負營衛之責,以維持人的生命。正因為它的重要,許多中醫藥膳食補多強調「補腎壯陽」,它原來指的應該是補充陽剛之氣的意思。「」指的是現今修練氣功的氣,個人必須經過鍛練、修練才可能產生。個人認為「」是基因之氣,因為因人而異,不一定每個人都產生,而有特異功能的人,「」往往較強,所以古代每個武林高手的「」應該都很強。

 

從上面的解釋可以知道,「气」是屬於天地宇宙的,「氣」和「」則位於人體內部,「氣」主要是人體內在生命的建設維護與修補,「」則可以對外做功、發功。對於練「」要不要對外發功,歷來有兩種說法:第一種主張要發功,因為愈發功,「」愈滋生、強大;第二種則反之,認為周「」會用到元(原)氣,而元氣則與營衛之「氣」有關,所以用「」會傷元氣,處理不好甚至會「元氣大傷」,乃至於「氣數已盡」。事實上,七O年代蘇聯曾經做過調查統計,發現得過奧運金牌的選手,平均壽命只有三十九歲。因此,對於修練「」是為了修身養性的人而言,一般比較接受第二種觀點,不喜歡動用「」。

 

對於修練武術的人而言,在過去因為必須搏鬥技擊,所以會動用到「」,今天這項功能已經不那麼重要,所以通常不但不用「」,還要養「」。修練武術,不但要養「」,同時也要養「氣」。「氣」的增強和「」的修練,初期是透過丹田吐納來養成,等修練到一定的層次後,再漸漸將兩者分開。上述是比較一般性的說法,但也有將「氣」與「杰」統一周「氣」來說的。

 

三、本門的呼吸訓練

 

修練楊家老架式太極拳,不但要練「」,同時也練「氣」,「氣」的增強與「」的修練,初步要透過呼吸與動作的配合。不過,本門的調身、調息相當複雜,式子動作的設計,主要是為能達到技擊的目的;不像一般氣功的訓練,動作是為了配合呼吸而設計,所以在呼吸上,也不如某些門派,採取規律性的規範,而是採取原則性的規範。所謂規律性的規範,是出現某些動作時,就吸氣或呼氣,呼吸與動作之間的關係是固定的;原則性規範在呼吸與動作之間只需要掌握某些固定的原則,關係不是固定死的。

 

對於初學者而言,我們要求呼吸自然就好,呼吸與動作之間並不要求,並且相反地,在要求式子動作的正確與熟練時,最好不要去注意呼吸這件事,理由有四:一是呼吸時骨骼肌肉的變化與式子動作骨骼肌肉的變化不容易協調;二是呼吸容易受到動作的干擾而不順暢;三是式子動作本身尚未熟練,已經不順暢了,更遑論與呼吸配合;四是體能不足,呼吸與動作也無法配合。因此,一開始學拳,呼吸自然就好,不要刻意與動作配合,以免練岔了氣,又養成不正確的習慣。呼吸自然,忘掉呼吸,先練動作,等動作練熬了,漸漸趨向太極拳的人體工學了,再考慮呼吸問題,這時求動作與呼吸的配合,才有可能順暢無礙。至於動作要如何才能達到熟練?辦法無他,每天打一趟套拳,打一千趟,不熟練,也差不多了。但是不能說一天打十趟,打一百天,這樣沒有用,這樣的功效跟一天打一趟打一百天是相近的。因為身體細胞的新陳代謝與轉換需要時間,把衰老的細胞拿掉,舊的基因跟著拿掉,新的細胞有年輕的基因,才能從根本改變身體的材質,並且有延年益壽的功能。所以沒有僥倖,一天一趟套拳,打一千趟,體能、動作、身體結構都符合太極拳的人體工學原則了,才談呼吸。

 

事實上,在華步庭,開展階段是不講呼吸的,呼吸要到緊湊階段才談,這些年來我在開展上下功夫,發現呼吸與動作還是能夠配合,只是不如緊湊階段飽滿,因此我將呼吸提到「紅極」階段來談,以方便推廣。

 

呼吸可以概分成兩類:胸式呼吸與腹式呼吸。胸式呼吸是我們一般所認知的呼吸,經由鼻孔吸入空氣時,橫隔膜向下撐開,胸腔擴大,空氣進入肺中;呼氣時,橫隔膜收縮,胸腔縮小,空氣從肺呼出體外。至於腹式呼吸,則相對於胸式呼吸,呼吸時不是胸腔,而是腹腔的擴大與收縮,當然腹式呼吸與胸式呼吸是同時進行的。呼吸又分成順呼吸與逆呼吸,不過順與逆,是為了方便從常識去說明。一般常識的認知,吸氣時,空氣進入,應該要膨脹;呼氣時,空氣釋出,則是收縮。順呼吸,就是符合常識認知的呼吸;逆呼吸則反之,吸氣時收縮,呼氣時膨脹。我們練拳時採取的呼吸方式是腹式呼吸的逆呼吸:呼氣時,「氣沉丹田」腹腔並非向前,而是向下擴大。在知覺上,呼氣時,感覺有一股熱流,從中丹田到下丹田,最後到海底會陰穴,初學時熱流如注狀,漸漸愈練愈細,至如針狀。所謂的「我家自種我家田,家有靈苗活萬年」、「鐵牛耕地種金錢,刻石童子把貫串」指的就是這種訓練。事實上,腹式呼吸的逆呼吸具有消除疲勞的功效,我們可以用打哈歉來檢視,打哈歉本身就是一種消除疲勞的方法,而打哈歉時所採取的正是腹式呼吸的逆呼吸。

 

開始訓練呼吸,要把握基本原則,那就是「開為吸,合為呼;化為吸,發為呼」。剛開始,先選幾個式子來訓練,包括起式、攬雀尾、海底針、白鶴亮翅、提掌揚拳、按掌等,配合呼吸訓練。由於一趟拳打下來要兼顧調身和調息,所以呼吸和體能也有關係,前段較容易配合原則的要求,後段由於呼吸急促、心跳加快,呼吸的律動就要跟著改變,當一口氣不夠長時,中間可以用小呼吸帶過,只要符合原則性規範即可。例如「進身撩掌」中間就可以有幾次小呼吸,只要最後的「按」是呼氣即可。另外由於每個人每天體能狀況、精神狀況不同,呼吸與動作的配合自然也會有些差異,這是允許的,只要能掌握原則就可以。經過不斷的練習,從大動作逐漸注意到小地方,呼吸與動作便能漸漸協調配合。

 

知易行難,在動作中加入呼吸的配合,好好練,不要貪心,大約一年的時間,呼吸與動作就漸漸能配合。開始的時候,一定是「以意行氣」,也就是用意識導引呼吸,但是要漸漸進入潛意識的狀況,這時,也就進入「以心行氣」的範疇了。不過「以心行氣」並不單指呼吸,還包括動作的反應和思想的反應,故在精氣神上的調身、調息、調心都要能夠「以心行氣」。

 

四、從「以意行氣」到「以心行氣」

 

在太極拳中,「以意行氣」的氣,除了指呼吸以外,也指氣力。當氣做氣力解釋時,「以意行氣」指的是用意念帶動氣力在所需要的力點上表現出來。例如頂心肘,意念就在肘。不論拳、刀、槍、劍,不論化勁或發勁,都有一個力點,掌握了力點,才能表現出動作中的「神」。神與氣不同,就氣而言,只要放鬆,肢體的麻漲感就是氣的呈現;但要有神,就要表現出力點才可能。

 

此外,「意念在力點上表現出來」並不是「在力點上把力釋放出來」。後者用的是氣力,是外家拳的打法;太極拳將意念表現在力點上,意到氣就到,無意就無氣。修練太極拳,進入紅極階段後,就必須在拳架中找到每個力點,或點、或線、或面,並且打套拳的過程中,力點要連貫,不要放掉,這樣才能表現「神」。不過這種修練,屬於「以意行氣」的範疇,「以意行氣」是修練中必經的,也是過渡的過程,而最終的目標,則在「以心行氣」。

 

在拳架中找到每個力點,並將力點連貫,經過一定時間的修練後,會漸漸形成習慣性的結構,這時我們就要漸漸將意念撇掉。當意念撇掉後,因為已經形成習慣性的結構,所以下意識中,依舊有同樣的力點與結構表現,這樣的表現,稱做「以心行氣」。「以心行氣」在個人的修練上,是練習反射動作到定位;兩人對練時,練的是「刺激 – 反射」的過程。

 

在對待上,透過視覺的反應,速度太慢;透過觸覺的知覺,速度更快,才來得及反應。所以太極拳的對待,都是在搭手以後才開始談進攻。但是透過觸覺的知覺,如果是以意行氣,反應依舊沒有「以心行氣」快,並且肌肉容易緊張。所以,「以心行氣」的反射動作,才是我們對待上所需要的。

 

從反應到反射,必須經過不斷的修練,是一個逐漸純熟的過程。知規矩而後懂規矩,懂規矩而後化規矩,化規矩而後神規矩,神規矩而後脫規矩,脫規矩才能練成「以心行氣」的功夫。如果妄想一步登天,沒有經過知、懂、化、神、脫的過程,那叫沒規矩,終究一場空夢,引為戒!

 

鄧時海  講述

耿建興  紀錄

2000.8

 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師承

太極拳的步法

05 正形體